登基后他们悔不当初_登基后他们悔不当初 第1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登基后他们悔不当初 第14节 (第1/3页)

    ??沈恪温声道,“我知晓了,你且去罢。”

    ??那面容本是望之生凉,这样一开口,温和有礼,竟是带出了暖意,叫人心头跟着一热。

    ??大抵圣学之士便是这般模样罢,李屯拜了又拜,这才退下了。

    ??安畔听明白了,在先生对面的竹席上坐下来,挠挠头,“难道弟子先前看走了眼,顾右丞是个高风亮节的人,竟愿意拉拢侯伯府一起劝诫安乐公主。”

    ??许是暮色起,夜凉,原本蹲在窗棱上的雪团毛羽蓬松,显得越发滚圆。

    ??沈恪伸手,那通身雪白的长尾山雀啾啾一声,落于他掌心,脑袋挨着他手指蹭了蹭。

    ??沈恪抚摸了下山雀的脑袋,将它置于火炉旁,雪团支棱起的羽毛平顺下去,暖得犯了困,闭上眼睛缩起一只脚打盹了。

    ??薄薄的信纸放于灯火上,那手指如玉修,“只怕不是顾大人的意思,想是顾府中人假借的。”

    ??安畔看那信笺烧成灰烬,一呆,急问,“公子怎么烧了,不管怎么也是一股助力。”

    ??他一急,就有些笨嘴拙舌,面色也有些赤红。

    ??沈恪将一杯清茶搁于他面前,叫他暖手,待他安平下来,才温声道,“太/祖定下过规矩,封侯不拜相,封了侯,子孙世代受司马氏荫封,享荣华富贵,族中子弟便不能入朝为官,除了李家,上京城的侯伯府都仰仗司马这个姓氏,顾夫人此举,只怕拉拢不成,反而让李家与诸侯府离心了。”

    ??“且各侯伯府不能养士养兵,拉拢亦无多大用处,不管是沈家,还是新帝,都不会废这个力气。”

    ??他说得缓慢,仿佛梵音,安畔听懂了,有些羞愧地挠了挠脑袋,他生来是愚笨呆傻之人,想什么总要比旁人慢上十倍还多,父母双亡后被伯父婶娘抛弃,幸得先生相救,收在身侧教他读书识字,才渐渐明白了些世理。

    ??但还是很愚笨,若是其他子弟,受先生这般教导,早已成才了。

    ??安畔涨红了脸,“谢先生解释,先生对安畔太好了,非但将安畔养大,还教安畔读书明理。”

    ??沈恪摇头,“只是希望家中小弟在外,也能过得好些。”

    ??安畔知道,先生曾有一个同母胞弟与他是一样的情况,六岁时因故走失,府中人都放弃了,只余先生还在找,九年了,如果小公子活着,今岁已十八,和他一般大了,安畔握了握拳道,“先生肯定能找回小公子。”

    ??“但愿罢。”

    ??门外有轻叩声,影卫悄无声息出现在竹楼中,地上上京来的信报。

    ??京中守备七千麒麟军已护粮北上,万事妥当。

    ??外头乌金西沉,沈恪取了长弓,唤了一名家臣进来,“召集府兵,我们该入城了。”

    ??作者有话说:

    ??感谢水载花、君耳宝宝们灌溉的营养液,感谢宝宝们留言。

    ??第14章 、成不成做了再说

    ??崔漾和杨明轩坐在安义坊临街一家食肆里正是午间饭点,食客多,伙计手脚麻利,一边飞快上着菜,一边满面笑容,“客官稍后,香酥鸭马上就好了。”

    ??又笑道,“这位公子可要常来,小店送招牌菜给您。”

    ??“多谢。”杨明轩拱手,颇为无奈,陛下虽是带了面具,换了常服,但无论到哪儿,通身气度都是惹人注意的,跟进食肆的人都把位置坐满了,有些人更疯狂,进来也不问,陛下点什么,他们便点什么。

    ??到两人上二楼进了包间才好些。

    ??包间临窗,整条街尽收眼底,一闲汉张着腿坐在地上,灰黑褴褛的衣衫上都是泥污,蓬头散发,正张着手臂对天长呼,“大祸,大祸!世风日下,母鸡都出来打鸣了!”

    ??他这一声呼,竟是引来路人赞赏声,身前的破烂碗里叮叮咚咚,一下子竟是积起不少铜钱,一些乞丐见状,纷纷效仿,臭骂崔九一顿,竟是也能收来钱币,俨然成了一条新的致富之路。

    ??崔漾啼笑皆非,“上京城竟是能随意议论朝政么?也不怕掉脑袋。”

    ??这样的人三十六坊每条街都有几个,巡逻卫兵屡禁不止。

    ??杨明轩叹气,“废帝继位后,广开言路,并不忌讳百姓议论政务,他这一套很得民心,加之素日勤勉,又礼贤下士,也确实有所作为,许多隐士都出来做官了,书肆、茶楼、酒肆,常能见名士清谈论政,学风大盛,读书人愿意寒窗苦读,为生民立心立命,闲汉说几句话,还真不能随意杀了。”

    ??崔漾自小见的是王行崔呈那一套,酷吏与严法,谁妄议,便砍谁的头,却也知晓自王行玩弄权术,肆意废立帝王后,礼崩乐坏,世家子弟荒诞不羁,读书人放浪形骸,有识之士隐居避世,滥杀虽好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