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0章 (第2/2页)
当喝,还不当用,十两银子都没有人要。” 矮个子瞪了这人一眼,“我从海外把这个带来就不止十两。” 花镶和苏栩这才走近,矮个子赶紧热情道:“客人,要不要?我这个玻璃可珍贵了。” 连个具体名字都没有,花镶很有理由怀疑,这人只是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一个能放大的玻璃,然后就想打着放大的噱头狠赚一笔。 花镶说道:“八两,你如果卖,我就拿走。” 八两买这么小一块玻璃,就算玻璃珍贵,这个价格也很高了。 矮个子看她不像说假话的,之前在扬州时他也去那边叫卖过,最高出价的也才五两银子。 于是矮个子做出一副忍痛割爱的模样,把那块正方形、不过巴掌大的玻璃递出去:“我交个朋友,给您了。” 花镶从荷包里拿出一锭五两的、三锭一两的银子,矮个子本来还有些肉痛,想着明天再去京城卖一卖,未必不能找到个冤大头,但一看到成色这么好的三锭银子,脸上便全成了惊喜。 苏栩挡住他伸过来接银子的手,道:“先等等,我们还有话要问你。” 矮个子忙殷勤道:“问,二位尽管问。” “你这能放大的玻璃从哪儿买的?” “从诺兰朝的一个小岛上,跟一个落魄的红发碧眼商人那儿买的。” 诺兰朝是大夏的一个附属国,朝廷曾派官员专门测算过,从大夏海岸到诺兰,相隔一千六百里,高桅大船到彼处,最短也需时半个月。 矮个子卖了一个苦:“我们这些人,都是拿命在拼啊。” 花镶、苏栩半点不动容,继续问道:“诺兰朝那边的外邦商人多吗?” “前几年还不太多,这两年倒是多了不少”,矮个子想着说道,“听说他们以前的海路不好走,前两年一伙商队发现了两个风浪平稳又距离诺兰朝很近的海道,所以到东边寻求财富的人才越来越多。” 花镶疑问道:“按你这么说,外邦商人去诺兰的很多了,怎么就没有人想到更繁华的大夏来?” 矮个子道:“听说是得给诺兰那边的码头交一百两金的费用,才会被放过来。我们大夏的商人就一个铜板都不用交,嘿嘿。” 花镶示意这人伸出手,把银子放了上去,又接过放大镜,这才和苏栩走了。 两人又在集市上转了圈,跟一个小姑娘那儿买了几块白糖发糕,让有志、乔树他们拿回去分着吃了,便直接回船。 …… 苏栩在花镶旁边坐下,也透过她举着的那块正正方方的玻璃看了看,说道:“这个玻璃做得并不好,这么小一块,气泡就有八九个,不过是能放大罢了,能有什么用?” 花镶摩挲着边缘被磨得很滑的玻璃,笑道:“我想着,能不能用这样的玻璃,做出可以看到很远地方的工具。” 望远镜。 如果不是看到有人在卖放大镜,花镶还想不到这个十分有用的物件儿呢。 不过想要做出效果比较好的望远镜,玻璃的制作工艺也需改善,可惜她对这点并不了解,空间内也没有相关书籍。 如果她放在空间里的那个电脑还能百度搜索就好了。 或许到了番茗,重金招揽会做玻璃的海外商人也可以。 苏栩没嘲笑花镶异想天开,他看着这块正正方方的玻璃,问道:“这么一块儿够用吗?” 花镶摇了摇头:“我还得再想想。” 翌日快到中午时,船到了青州码头,那位昨天和苏父寒暄的管事过来,亲自把苏栩和花镶两个送下船。 而苏家的大船,早就停在码头上等着了,早年苏家还需和别家共买一条大船,现在他们自家已经有了两条专属大船。 一条走沿海岸,一条走远海。 付管事跟了远海的船两年,随着年纪渐大,便被苏父调到了在沿海岸各城市行走运货的这条船上。 因此他们一下来,就看见了身后跟着几个水手的付管事。 付管事让水手们把花镶和苏栩的行李都搬到苏家的大船上,笑着道:“这许多年不见了,花少爷越发玉树临风。” 花镶也笑:“您过奖了。” “那少爷,花少爷,我先送你们去家里,明天辰时后咱们再开船,你们好好歇一歇”,付管事说着,引着他们走去一辆马车旁,“从青州到禹州可有一千多里地,咱们这船紧赶着也得走半个多月呢。出发前你们就好好睡上一觉,初坐船的人那船上的日子可不好过。” 苏栩道:“劳烦付叔费心安排了。” 付管事连连摆手,又道:“老爷在信上说了,两位少爷的上任期限有三个月,路上让我可以多停停,带你们去那繁华的扬、洛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