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3节 (第2/2页)
“潘肖凌晨打电话吹得差不多半个华国物理圈都知道你解决了量子纠错的难题。”张群芳没好气的说,他叮嘱盛明安:“我知道你搞量子力学是兴趣,但兴趣归兴趣,别忘了光学才是你的归宿。” 倒也不至于是归宿。 盛明安心里默默反驳,嘴上应答:“教授您放心,我都懂。” 张群芳说不行,“你下半年必须得交一份光学论文,不能糊弄,得我看了觉得过关才行。” 盛明安无奈:“行吧……” 严肃过后,便是张群芳温和的祝福。 盛明安心领,也觉得心暖。 接着是沈老、朱教授等人打电话过来询问,尤其朱教授,盛明安还没开口说话就听到他朗声大笑:“你小子真给我长脸!哈哈哈……你得气死多少美国佬!你小子行啊!回来我亲自给你办个接风宴!” 盛明安:“不至于——” 话说到一半被打断,朱教授说就这么定了,然后挂断电话。 经过这些信息轰炸,盛明安完全清醒,回头发现陈惊璆也在打电话,听回复似乎是他导师打来的。 结束通讯,陈惊璆说:“我教授的电话。” 大意就是埋怨他一个核物理专业居然跑去量子力学系,实际话里话外都是肯定和褒扬,连语气都透着这我学生的自豪感。 陈惊璆不太习惯,但不讨厌,隐约还有点高兴。 盛明安:“以后会更多,早点习惯。” 陈惊璆想起他那番天才论,禁不住笑了。 盛明安伸着懒腰说:“准备写论文吧。” 说罢打开电脑文档。 陈惊璆坐在旁边观看:“我没写过论文。” 盛明安:“简短精干的论文也是被期刊采纳的因素之一,相同水平下,一篇漂亮的论文比用词连篇累牍的论文更容易过稿。会英文吗?” “不太好……”陈惊璆诚实地说。 “你口语挺好的。” 这几天在外日常交流都是英语,陈惊璆的口语还算标准。 “前两年跟着卡带学过。”陈惊璆说。 盛明安点点头:“我现在教你怎么写论文,格式、专业名词,单词字数……论文最重要是简洁明了,用最少的篇幅将一个复杂的理论或实验说得通俗易懂。” “首先需要非物理大牛的审稿编辑看懂你论文的价值……” 陈惊璆认真听他教写论文。 时间过得很快,一下子就到了中午,而盛明安已经写完两篇论文,陈惊璆则掌握论文基本技巧。 陈惊璆注意到盛明安写的两篇论文里,除了超导实验一作和通讯作者写他本人的名字,第二篇论文也就是量子纠错计算一作是盛明安和陈惊璆,二作才是艾哈迈德他们三人。 “我写在一作没问题吗?” “当然没问题,你值得。”盛明安重新检查论文,没问题后才打包并解释:“我跟艾哈迈德他们交涉过了,涉及到反德西特空间部分的理论一作属于他们,但量子纠错计算实验本身是我的方案,最后是我们两共同完成时空结构构造,所以一作属于我们两没毛病。” 其他方面他可以很大方,学术成果却不能任意赠予,必须分得清楚明白,因为学术圈只认一作、只认最后出面领取成果的人,而没人在意是谁真正付出了努力。 再来一个原因—— 他所有的学术科研成果背后代表的是国家。 他的荣耀,也将为这个国家的万千荣耀添砖加瓦。 所以淡泊名利是永远不可能淡泊名利的,该争的时候还得极力争取。 至于陈惊璆,他是自己人就不同了。 盛明安准备投稿。 陈惊璆问:“投《自然》?” “这回是《科学》。”盛明安笑:“雨露均沾。” 第45章 微光[06] 又爆了! 《科学》的地位和《自然》并驾齐驱,都是综合性学术期刊,审稿过稿要求相差无几。 其实盛明安不一定非得投稿《自然》或《科学》,他现在的研究成果投向任何一个期刊都可以。顶级期刊本身的名声不会遮掩他的荣光,普通期刊则会因他的成果而沾光。 不过论文发送之前,一个陌生号码突然打进来,盛明安接听,对面是一把陌生醇厚的嗓音。 “安?” 盛明安:“您是?” “我是爱德华?威腾。” 盛明安立刻挺起腰板:“请问您找我有事吗?” 威腾:“你的论文写好了吗?” 盛明安:“写好了……” 威腾:“如果你不介意的话,发过来给我看看,我可以帮你推荐。” 如威腾这种级别的大佬推荐,盛明安的论文绝对能过审稿编辑这一关! “我很感谢您的慷慨帮忙。”盛明安熟练道谢,随后询问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