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炮灰一家的幸福生活_七零之炮灰一家的幸福生活 第4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七零之炮灰一家的幸福生活 第46节 (第3/3页)

栋甩着手进了乐宛的校对中心,还有点疑惑怎么多了一个人。
  乐宛也有点疑惑,问他干嘛来的。
  陈栋看她跟一个陌生的小白脸站在一起就有点不舒服,但是他又不是那种能把不舒服表现出来的人。只好干巴巴的说:“吴主任叫我来的,说是现在他人招齐了。想叫你过去聊聊往后兼任的事。”
  乐宛交代了几句就走了,吴元前段时间跟她说过,人招了个差不多了,后头就把报社的权责划分清楚。
  主任看着吴元掌权没多久就闹出来一次比一次大的动静,也知道报社已经换了天下。索性把所有事都撒了手,等着过两年就退休。
  所以现在吴元说是副主任,但是已经是一把手了。
  吴元志向远大,想把《梧市早报》做大做强,所以准备一次性把报社的部门都给设置好。这次就是叫乐宛过去参详一下,顺便给乐宛也安排一个部门管着。
  到了报社,原来的二层小楼,昏暗又暮气的房间已经大不一样了,到处都是匆匆忙忙的人,来来往往的忙碌着。
  吴元依旧是叫上乐宛、陈栋和蒋曼曼,这是他起来的小班子,四个人都举重若轻。
  乐宛听吴元讲了半天,弄明白了他的想法,吴元显然是打算提高效率。
  设置了编辑部、记者部、总编室、发行部、后勤部等几个部门。编辑部和记者部下头定三个小组,分别划分区域和内容方向。报纸也改为每周三和每周六一发,效果好的话就在明年一日一发。
  乐宛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每周三和每周六的话不太合适,干脆定为每周三和每周日。这样周一早上就能统一开大会。”
  乐宛可没忘记,现在时期特殊,完全把选题和采访交到下面是不行的。业务能力他们可能是没有问题,但万一采访到不该采访的,再踩了雷,那可不太好。
  “周一早上各个小组和主编来定选题和方向,按照刊登稿件的两倍来备稿,不过稿的要注意问题和总结。跑新闻需要至少两个人搭伴,去往公社和大队的需要三个人。报纸也要留出给时政的版面,不能再像之前一样全都是社会报道。”
  吴元完全没有异议,托上次报道的福,市里也很看重报社。给他们拨了款来发展,所以现在报社完全不用考虑人太多养不起。这几天他们还申请了两台照相机呢,原先只有一台,人一多就不够分。
  同时,吴元也跟他们几个通了气,他准备让蒋曼曼做记者部下头的一组组长,陈栋做二组组长,乐宛愿意的话,可以做编辑部的组长。
  部长暂时是不能给他们安排的,都是年轻人,报社里的老人多,怕他们压不住。而且乐宛还是兼任的,没看他连记者部都不叫乐宛去吗?只敢把她放在编辑部里。真要叫乐宛整日在外面跑,到时候毕厂长就能打上门来。
  他觉得自己安排的不错,结果三个人都提出了意见。
  蒋曼曼不愿意当组长,说自己不爱管人,让她挑俩顺眼的搭档一块跑新闻就得了。
  陈栋不愿意当记者,说自己不想往外跑,除了这几个人他跟别人也处不来。
  吴元丧了吧唧的问乐宛:“你又是为什么不愿意?”
  乐宛本来想推了说自己不爱做组长的,但看他一副被打击的直不起来腰的样子就心一软。
  “我觉得你要不设置个校对审核部?”
  本来吴元是有打算做个校对部的,但又想着印刷厂就有校对中心,就没必要了。现在乐宛让他再弄一个校对审核部是什么意思?
  乐宛补充说明道:“印刷厂的校对中心就是给你审错字,报社显然不同啊。你们出来稿件,我来审核。有的不合适的地方我有要求改动的权利,而且有些不适合的报道,我也能给你提意见。我还可以参与你们的选题会议,从审核的角度给出我的想法。”
  这岗位其实属于职位小但权利大的,只要通过稿件,乐宛就能知道报社最近的发展和水平。而且两边都是校对,就算是有人质疑,她也好说自己完全能兼顾工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